2014/10/04

清醒之前

有 兩個男人在吵架,也或許是一男一女。總之,一個賣冰,一個賣粥。兩人吵得不可開交,吵到賣冰的食道燒壞,就在喉嚨間劃開一個洞,插進機器,讓冰淇淋不斷灌入他的身體,以紓緩炙熱潰爛的食道。賣粥的吵到胃破了洞,所以在喉嚨間劃開一個洞,插進機器,讓熱粥不斷湧進他的內臟,以撫慰他永遠空虛的腸胃。

吁吁片刻,兩人楚痛扭曲的身體得到了慰藉,才發覺嘴巴空著,忍不住又開始吵了起來......

2014/09/06

All About Kate Bush 4} 1997 The Trouser Press Guide to 90's Rock: The All-New Fifth Edition of the Trouser Press Record Guide

第二本書是出版於1997年 的『 The Trouser Press Guide to 90's Rock: The All-New Fifth Edition of the Trouser Press Record Guide』,這本的作者同樣是 Ira A. Robbins,但內容更為豐厚,所以頁數也高達848頁,相信對當時熱愛搖滾音樂的樂迷來說,無疑為一音樂聖經。

相隔六年之後,Kate Bush的專輯多了一張,但樂評變精簡了;往前翻至扉頁,上面寫到已有官方網站可供查詢,隨即上網瀏覽一下,kate Bush的『Director's Cut』與『50 Words for Snow』皆未列在專輯明細裡面,整個網站架構略嫌簡單,似乎也只是提供樂迷除了書本之外的另一個瀏覽平台而已,沒有與時俱進,甚為可惜。

最後,我的第三本音樂專書『The Guinness Who's Who of Indie and New Wave Music (1992)』,由於沒有將Kate Bush列入,所以就不在這特別介紹了。

之後網路盛行,第三本也成了我最後一本,如今這三本音樂專書皆供在書櫃上謄灰,在此以為紀念。

*官網連結


2014/08/31

All About Kate Bush 3} 1991 The Trouser Press Record Guide

90年代,電腦與網路尚未普及,當時想要完整獲得歐美各國音樂資訊與整理評析,看書才是硬道理。

我的第一本另類搖滾專書,是『The Trouser Press Record Guide by Ira A. Robbins (Dec 1991)』,雖然比學校的參考書還要厚,但因為是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讀起來相當過癮。

以Kate Bush來說,我在專輯明細前點紅點表示已購入,沒點表示沒買到,藍點代表部分購入。每當一個個紅點越來越多,滿足感就油然而生,好像離偶像又更近了些。


2014/08/28

2014仲夏 - 安徽安慶之旅行 (3/3)

9.這次行程有一重點,就是去祭拜父親的舅媽。到了墓園,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不絕於耳,原來當地有一習俗,燃放鞭炮以告知亡魂有家人來祭拜燒紙錢了。但有一文化傳統將不復見,今年六月開始,安慶市開始強制禁止幾世紀以來的土葬習俗,已導致多名老人自殺,只為躺進自己準備了幾十年的棺材。臨走之時,瞥見一園區寫著『三胞園』,一問之下才知三胞指的是『港、澳、台』三同胞啊。



2014/08/27

2014仲夏 - 安徽安慶之旅行 (2/3)

5.迎江寺與振風塔是安慶市的著名古蹟,大門兩旁各放有鐵錨一個,『據民間傳說,安慶地形如船,塔為桅杆,若不以錨鎮固,安慶城將隨江東去,故而設之。』。但最讓人驚艷的,是毗盧殿後方的四海龍王朝觀音的“海島”群雕。眾神佛匯聚在兩三層樓高的懸壁上,真有如神佛在天上看著我們。叔叔說,過去這壁雕是往頭上傾斜的,那種視覺壓迫的力量,在他孩童時代是非常害怕的;然而這群雕在文革時期全被破壞砸爛,現在所見的垂直壁雕是後來所重修的。果然,走到寺廟某處,一堆文革時期被破壞的斷頭佛像與殘破石碑至今仍被棄置在角落,在寺裡當義工的姑姑說,現在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都是黑色的記憶。



2014/08/26

2014仲夏 - 安徽安慶之旅行 (1/3)

2014年夏天,首次陪同家父前往安徽安慶拜訪二十多年沒見的親戚。過去只聽其名,說再多也是陌生,如今見到姑姑、叔叔與親戚大夥們,沒想到原來大家都是這麼地好客又充滿人情味,連謝謝都不准我們說,多了說是見外。

以下是為簡短遊記,作為紀念。

1.安慶,又名宜城,起因東晉詩人郭璞曾稱「此地宜城」。現今的安慶卻是中國全境裡,石化工業離城市最近的地方,空污嚴重,據說安慶居民罹患最多的癌症便是肺癌。



2014/07/28

李碧華的小說與電影(二):1985 霸王別姬 / Farewell My Concubine


故事,從一個說書人的口中開啟序幕......。鑼鼓喧天粉墨登場的雖是京劇《霸王別姬》,但舞台下實則演出一場「性」與「政治」交織衝突的人生戲碼。



「性」:曖昧不明時,最美。


明朝崇尚儒學,封建制度使女性不得隨便拋頭露面,何況是跑江湖上台唱戲,所以,男旦(乾旦)開始興盛於清朝乾隆道光年間形成,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的京劇,一直至1900(清朝光緒末至宣統間)後女性始可看戲,才又有女旦(坤旦)的出現,而到1966年文革後,男旦文化漸漸開始衰退。

雖然西方有宗教劇、古希臘戲劇、閹伶,日本歌舞伎有女形,但所謂的男旦演出都不及中國的京劇講求神韻逼真來的透澈全面。《霸王別姬》小說中所欲凸顯的,就是在這樣追求完美的當下,入戲太深的主角,早已分不清舞台與現實的差別。故事裏的程蝶衣,心裏其實並沒有太大的性別認同問題,他所得到的,都是他覺得他該得的;也就是說,程蝶衣非常陶醉在自己是虞姬(女性)的世界裡,用虞姬的視角來看師哥(霸王項羽)、菊仙、台下的觀眾與周遭的一切。唯一一次的性別認同,是發生在年少「分行」之時。

2014/06/24

消失的香港1997

這些年,來台灣的香港遊客越來越多,我們所能見到的,關於香港與中國的衝突問題也日漸累增。回想起我第一次踏進香港,正是剛回歸的1997,當時許多景物對初到的旅客來說,真是覺得新穎又復古。而至今,去香港也有10次了,過去很多景色現在都已消失,唯見不著的東西,就只能靠相片與文字來追憶。


尖沙咀海濱長廊Tsim Sha Tsui Promenade Lght Refreshment(二號小舖),在盛夏時節看到這樣可愛的小店,腦子裡都在想像有賣什麼當地才有的零嘴冷飲。






















非常吸引外國觀光客的嚤囉街相信至今依然人潮不斷,但女學生穿著的長衫校服,是否還存在呢?









來自台灣的我,在當時看到如此中國味的廣告,也是深切感受到濃濃的『異國』情調!
ps:華潤百貨已於2000年結業。






HMV,沒來過台灣,以後也沒有機會來了,因為不敵網路,它破產了。1997年,它在還有這麼大的店面,Tower唱片的分店更是逛不完,記得我曾在彩虹站(?)的Tower第一次使用試聽時不用帶耳機,頭上會有個喇叭透明罩的設備,好酷啊!!

2014/05/29

奔向金色牢籠-我要去美國(La Jaula de Oro / Golden Cage)

有種鬱悶的感覺擱淺在心,直到近日才想到一句電影對白,可以當做宣洩的出口:

『每個人都會經過這個階段,見到一座山,就想知道山後面是什麼。我很想告訴他,可能翻過山後面,你會發現沒什麼特別。回望之下,可能會覺得這一邊更好。』--東邪西毒

電影『我要去美國(La Jaula de Oro / Golden Cage)』說的是兩位少年和一位假扮男孩的少女,一起從家鄉瓜地馬拉越過墨西哥,偷渡到美國的故事。但從故事開始沒多久,就在一路上不斷地被剝削、欺騙甚至幾度跟死神擦肩而過,最終只剩男主角璜一人來到目的地。然而璜能來到美國,全都是那同路女友的善意,堅持讓原住民男孩同行,不但救了他的命,也為他擋了一槍。

背負著兩個友人的遺憾,璜終於隻身來到自由的美國,可是對於不會說英文,無親又失友的璜來說,美國在此時就像個金色的籠子,自由顯得更是諷刺。


璜在冷凍肉品工廠負責善後(在所有人都下班後清潔地上剩餘碎肉),跟瓜地馬拉這樣一個熱帶國家完全不同溫度的生存環境,卻同樣沒有出頭的機會。對照著那些切割肉品(比清潔人員高階)的成年工作人員,我們似乎可以預見,璜將一輩子在這沒有身分的土地上打著黑工,永遠做著沒人要做的工作,拿最低的薪資,擔心被遣返,永遠得不到該有的人權與福利。不知璜的心裡是否懷念起在家鄉的一切,那樣的炎熱,那樣的貧窮,但也那樣地自在歡樂。

很難想像在地球的另一端,有人在過著和我們完全不同的生活,為了看不到的夢想,前仆後繼冒著生命危險,只為了一點點希望,一點點翻身的機會。導演很節制地(或說很聰明地)將煽情的故事情節拍的一點都不灑狗血,好像所有的苦難,就和呼吸一樣再簡單明白不過。反而是我呼吸不過來,悲傷的情緒沒有出口,成了內傷。

最後一幕,璜終於見著下雪了,全然沒有當初期盼時的歡欣。凝視著黑色天空,良久,白色的雪像淚,無聲地在璜的心裡落下......


















好聽的音樂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3Rk-AKdlvo#t=69
 

探秘美墨邊境線偷渡客的真實生活
http://kck0110.blog.hexun.com.tw/69220381_d.html
 

墨西哥偷渡美國記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WISI/191607.htm


 

2014/04/27

All About Kate Bush 2} 1988 Taiwan TV Ad Music by Kate Bush

〈Moving (1978)〉,是台灣第一次聽到Kate Bush的歌曲,也是最廣為人知的單曲之一。在那還是老三台的年代,我也不過是個小六生,所有娛樂都來自於電視,而1988年(?)裕隆尖兵的一首廣告曲,讓我認識了Kate Bush,也拓展了我的音樂領域。

還記得當時為了這首歌,存錢買了一卷廣告歌曲合輯卡帶(咖啡色封面,印象中收錄歌曲還包括張國榮演唱的〈倩女幽魂〉,以及Belinda Carlisle的歌(?)等等),而它的第一首就是〈Moving〉(真是巧,方便倒帶!),可惜收藏多年的此刻卻遍尋不著,也許是在某次大掃除時覺得留著無用就丟了,現在想想真是可惜,至少拍張照或留下封面紙本也好啊!對於那卷卡帶的記憶仍然鮮明,卻無從腦海裡投影幻化出來......。

而裕隆尖兵的汽車廣告畫面也印象深刻,最後一幕是風沙中漸漸顯露出汽車外型,之後台詞「成熟穩健,鋒芒內斂」出現,搭配Kate Bush尖細飄渺的聲音......,啊!~~讓人每每在這廣告出現時,都像是立即轉換了另一個時空,異常美妙 (廣告商真是慧眼!)。

回憶起小時候聽廣播主持人說〈Moving〉的前奏與收尾都是鯨魚的叫聲,在沒有Discovery頻道和Youtube網站的當時,覺得這樣的混音真是神奇又酷極了!混入現實生活中的聲響,原來也是Kate Bush的特色:汽車呼嘯而過、高跟鞋上下樓梯進入不同場合的房間、電話答錄......,像是延展了音樂界線,添加了想像空間,更像是Kate Bush的音樂標記。〈Moving〉這首歌只有在日本發行單曲唱片,而Kate Bush也曾赴日表演過,期望2015年的世界巡迴,Kate Bush不能來台灣至少也要去日本,這樣我才完成一睹Kate Bush的心願啊!




2014/04/02

《罐頭躲不了一隻貓》與《美味情書Lunch Box》

最近看了兩齣劇本與對白都不錯的戲劇作品,一個是鬼娃劇團紀念228舞台劇《罐頭躲不了一隻貓》。

一個替代役男被指派到山上清理善後一樁少女的姦殺分屍現場,卻覺得有個聲音在和他說話而當場嚇昏。原來,有個未婚懷孕的少婦在命案發生之後躲藏於此,準備自殺,假扮鬼魂以嚇跑他人。但最奇怪的是,役男醒來後,卻不是本人,而是被一個因228事件而死的老鬼所附身。這個死去的老者跟未婚少婦是什麼關係?被姦殺的少女為何而死?未婚少婦為何尋死?關於228的故事為何一再被提起,而且還是由真鬼(假人)傾吐給假鬼(真人)了解?

***

「要是沒人傾吐,很多事就會忘記。」,這是電影《美味情書Lunch Box》裡一句我很喜歡的對白。在印度,有種工作是專門幫人快遞家庭便當,故事就是發生在便當快遞員將便當送錯了,之後做菜的女主角與吃飯的陌生男子便成了筆友(一來一往的信件都藏在便當盒裡),進而分享生活,分享彼此的心情。但這絕非好萊塢式的浪漫愛戀,而是一個發現丈夫外遇的少婦,與一個工作35年即將退休的中年男子的心靈對話。女性在印度長期處於弱勢,連丈夫外遇都必須裝做視而不見,而男主角則是工作認真卻對人不太友善的鰥夫,在接近別人的生活後,才又開始接近自己。故事笑點不斷,卻都是建立在人們的無奈與失落上。

"魔法",電影裡不時提到這個名詞,或許,與其等待神仙指點,還不如靠自己努力來施展,為生命,為愛情,為自由。


2014/03/26

All About Kate Bush 1} 2014 音樂界最大新聞!Kate Bush 演唱會即將開始!


睽違35年,英國傳奇女歌手Kate Bush即將再度舉辦演唱會!

伴隨2014年的新專輯即將發行,Kate Bush近日在官網上宣佈舉辦世界巡迴演唱會"Before the Dawn",首場演出在倫敦Hammersmith的Eventim Apollo,8月26日至9月19日,票價49英磅至135英磅,3月28日台灣時間下午5點半於英國三售票網站同時開賣,預計將會秒殺搶購。世界巡迴至2015年年底,目前尚未公布巡演國家。

20140327最新消息:再加7場演出! 
可想而知,以Eventim Apollo一場不到四千個位置,加上中歐國家粉絲勢必飛往英國先賭為快,所以除了原定15場之外,今日公布了新增的7場演出時間至10月1日(並增加一售票網站)。

20140328最新消息: 22場全部售完!
開賣15分鐘內全部售完,許多粉絲向隅,一位網友留言說的好:『Waited 35 years and still waiting!』。





2014/03/09

李碧華的小說與電影(一):1985 胭脂扣 / Rouge

電車一路坐至石塘咀總站,下了車,回頭右轉便是山道,山道上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山道天橋」。沿著坡道而上的兩側民宅高樓參差密集,但天橋,就像是努力在夾縫中求生存的藤蔓,蜿蜒殘喘地在不可能容身的地方,找出了一條生路。

2006年1月30日,來到港島塘西,一個地鐵到不了,此刻看似「大勢已去」的邊陲地帶,卻
在電影《胭脂扣》所描述的1930年代,妖艷如花的女郎般,風情萬種艷名遠播。在山道來回流連了好幾遍,站在故事裡倚紅樓原址上的聖類斯幼稚園前方,我想像著如花回到陽間在此徘徊守候十二少的赴約,而如花,必定也在當下回憶起過去的塘西,是多麼地旖旎風光吧!


2014/01/27

李碧華的小說與電影(序):2014 緣起 / Intro

2007年初春,第一次飛往京都,首到之處,便是泉涌寺。寺裡大小殿院各有千秋,但我不為別的,只為一睹李碧華小說《荔枝債》中所提及的楊貴妃觀音堂。『天旋地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在日本,楊貴妃成了觀音,祈求美貌也不失為浪漫雅興。觀音堂極小且禁止拍照,貪圖流連也就看看美人御守和紀念品,我索性買了個如剔透白瓷般的小葫蘆,向著光從洞口望進去,便得一尊端莊秀麗,留著兩撇小鬍子的楊貴妃肖像。


參拜完畢,信步沿著前無過客後無來人的坡道而下,一陣疾風襲來,將高聳圍牆裡探出頭的櫻花樹的花瓣吹落牆外一地,好不美麗。恰似故事裡的宮本麗子才剛轉身離開,徒然留下這人去樓空的舞台佈景,讓人百般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