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8

李碧華的小說與電影(六):1990 川島芳子 / Kawashima Yoshiko (The Last Princess of Manchuria)


跟李碧華其他的作品相較,《川島芳子》無疑是具有挑戰性的。《胭脂扣》、《霸王別姬》為虛構創作,《青蛇》、《潘金蓮之前世今生》是民間故事新編,無所謂真偽,但《川島芳子》是真有其人其事,所身處的背景亦屬中國近代史,對所謂的傳記文學來說,真實與虛構的拿捏要很清楚,以免有誤導歷史之嫌。

小說以近九萬字架構出川島芳子短短42歲的一生,然而在封底,李碧華自己聲明「小說經過戲劇化加工」,說明了《川島芳子》所呈現的終究只是傳奇,而非傳記。至於這樣的故事新編是否偏離歷史,讓人誤以為真,或是徒增川島芳子撲朔迷離的傳奇色彩?⋯⋯只能說如此的筆調,定義了李碧華一貫的翻玩風格,是將嚴肅之真實歷史虛構加工轉化為流行戲劇的二次表現。

在小說文末李碧華所列出的參考文獻中,第一位上坂冬子所著的《男裝の麗人(台譯:亂世的犧牲者)》*註1,可說是《川島芳子》大部份的故事參考來源,亦為目前市面上最正確最詳盡的採訪紀實文學。但在實際看過《亂世的犧牲者》後,會發覺與《川島芳子》還是有著內容上的些許不同。李碧華為何要做如此改編?實際改編了哪些?虛構添加了哪些?以下,就由改變川島芳子一生,最重要的四個男人說起。

《川島芳子》小說,1990年7月皇冠第六版封面。



一生:四個男人

肅親王善耆:
*身份:父親。第十代肅親王,清廷世襲親王之首,晚清貴族重臣。
*影響:從小灌輸復辟理念,期望芳子長大後為滿蒙獨立努力,使得芳子永遠背負著繼承父志的「男性使命」。
*關鍵:將年僅7歲的芳子送到日本給川島浪速當養女。

肅親王把一封信交給女孩,囑她代轉:
「將小玩具獻君,望君珍愛。」
馬車來了,大家為可愛的、雙目紅腫的「小玩具」送行。
一九一三年,她無辜地,隻身東渡日本去。*註2

肅親王善耆勇於改革、思想開放、惜人愛才,崇拜日本所施行的明治維新。抱持著「復辟大清王朝」的夢想,將小玩物寄託給川島浪速,除了加日清雙方關係,更期待在浪速的調教下,使之成為復辟的理想人才。然而他在56歲時(1922)因糖尿病過世,無緣看見(或者改變)女兒的未來。肅親王將疼愛的愛新覺羅·顯㺭高高捧起,卻只是讓川島芳子跌入更黑暗的深淵⋯⋯

川島浪速:
*身份:養父。曾至中國從事間諜活動以分裂中國,策動滿蒙獨立運動。
*影響:從小訓練芳子騎馬、槍法、擊劍、柔道、跳舞、駕飛機、軍政情報、收集資料與諜報相關之知識與技巧,灌輸武士道精神,使之擁有成為出色間諜的潛力。
*關鍵:大正十三年十月六日,傳言當時59歲的川島浪速強暴了芳齡17歲的芳子。性侵芳子,也象徵未來日本強行進入中國,而此舉也讓後來的芳子拋開女性的柔弱欲如男性一樣強悍,最後出走成為「男裝麗人」。

川島浪速一邊挺進,一下一下的,一邊重濁地呼吸,說著嚴肅大道理,理直而氣壯:
「你是王族,我是勇者——單憑王族不能得天下——僅靠勇者亦將失敗——我們二人的血結合在一起——根據優生學——所生的後代——一定是——人中——之龍——」
芳子一陣噁心。
⋯⋯⋯⋯
第二天一早。
東方出現了淺紫色的微明——像芳子那被扔棄一角的少女內褲的顏色。*註3

因身為女性而被強暴,使芳子亟欲忘記/撇清自己的女性象徵,進而忘記痛苦的回憶,成為「男裝麗人」似乎也是情由可原的。和肅親王稱兄道弟的川島浪速在日本身分並不高,收養皇族格格愛新覺羅·顯㺭(芳子),是以提高自己在日本的政治地位。強暴事件發生後,在義父的指示下川島芳子不久便與青梅竹馬的蒙古王子甘珠爾扎布結婚,沒多久極度嚮往自由的芳子還是毅然離家出走,回到中國從事間諜活動。昭和二十年(1945)日本投降芳子被捕,在獄中芳子寫信予川島浪速,請養父偽造自己的年齡與國籍證明,以逃過漢奸罪所判下的死刑,不過川島浪速為了自保,並未如芳子所願偽造文書而是據實以告。1948年3月25日清晨五點,芳子被處以槍決,死時41歲。1949年,川島浪速因病過世,享壽85歲。

翻譯外文小說書封:不管是左邊的美國版或是中間與右邊的西班牙版,都會大喇喇地使用毫無深度的中文字彙當做設計,十足為情調而情調。

宇野駿吉:
*身份:日本駐上海公使館北支派遣軍司令。名為長官(乾爹),實為靠山、墊腳石。
*影響:支持提攜芳子在日本政軍界的地位與權力,不但使身為清朝格格的芳子搖身變為知名女間諜,還成為能夠帶兵的「金司令」。
*關鍵:兩人有曖昧不清的肉體關係,私下則相互利用。

那根冷硬的金屬管子,已不知抵住何處,但它在。一不小心,手槍走火了,她就完了!
真恐怖!
她如一隻驚弓小鳥。
他在抽動的時候,感覺是強姦。她也讓他感覺是強姦,為滿足征服者的野心慾望,她的表情越是委屈和受辱。——他滿足了,就正中下懷。她引誘他來侵略。
有一半竊喜,一半痛楚。她嗅到草的腥味,是夢的重溫,但她自主了。
到了最後,當男人迸射時,像一支千里外的炮在狙擊,她以為自己一定盛載不下的——。她按捺不住,發出複雜而激動的號叫……!
「呀——」
炮聲響了!
戰場上的人也在號叫。*註4

正史裡,芳子到上海後先認識負責情報的陸軍上校田中隆吉,兩人互相利用對方的名聲達到自己的目的,直到連拐帶騙成功將溥儀與婉容接往東北成立滿洲國後,芳子才又跟當時擔任偽滿洲國國軍政部首任最高顧問的多田駿交好,並以乾女兒之名行情婦之實。在小說《川島芳子》中,李碧華則將芳子與田中隆吉、多田駿相處的事蹟合而為一,並取兩人名字各一字,成為宇野「駿吉」。

在《男裝的麗人/亂世的犧牲者》一書裡寫到:「根據《田中隆吉著作集》的説法,田中會把芳子當間諜利用,其中一個理由是「她一時之間仍無法忘懷身為舊清朝皇族的自尊(中略),在她心中一直堅信要靠日本的力量復辟清朝,為此她甚至説即便犧牲一己,內心亦無遺憾」。」*註5

田中隆吉這句話足以代表了《川島芳子》的故事核心:就算芳子的能力與信念再強,一個人也不足以影響日本軍方或國與國之間政局的快速變化。堅持維護著自己的目標而放棄幾次可以死裡逃生的機會,最後悲劇收場,也就不那麼讓人意外了。

山家亨(實)/雲開(虛):
*身份:愛慕對象。
*影響:在看似冷血無情的故事裡,反映出芳子無異於常人的真實情感。
*關鍵:芳子曾經的手下留情,換得命運對她手下留情。

感謝他在絕境前的一點道義。
道義。他甚至沒有擁抱她。
她上船了。
二人隔著一個海,中國的海。中國的女人逃到日本去,日本的男人立在中國土地上——一誰是主宰?
山家亨堅強地轉過身,不看她,就此逕自離去。男子漢大丈夫,算不得什麼。
芳子沒動。
眼眶有淚。*註6

芳子間諜生涯中所周旋的男性大多覬覦她的貴族身分,但更多的是芳子爭權奪利下的踏腳石。真正讓芳子付出純真愛慕之情的,就屬故事前段出現的山家亨與後來的雲開。芳子年輕時得不到山家亨,在有權有勢時也得不到雲開,一個看似什麼都有的人,心裡卻寂寞的一個人影也沒能駐足。高高在上的芳子將他人命運視如玩笑,命運也就開芳子的玩笑,試想,要是不是在當時的身分或情況下認識對方,要是芳子不是貴族,要是命運沒有變化的這麼讓人措手不及,要是……

李碧華有意識地在小說裡,讓混和他人歷史的山家亨(真實)與雲開(虛構)的每次出現,都對芳子產生不一樣的身分高低與利害衝突。矛盾夾雜在內在私心的愛慕與外在個性上的對抗,雖然命運在後來讓芳子與他們有所交惡,但過去所獻出的感情,在故事結尾卻獲得了救命般的回報。

以小說裡的山家亨比對史料,愛國黨的岩田愛之助曾經向芳子求婚,陷入兩難的芳子拿了岩田的手槍朝自己的左胸開槍,造成自殺未遂。後來日本全面侵略中國,對多田駿來說越來越麻煩的芳子已無利用價值,於是下達暗殺絕密令,但由於執行暗殺任務的少尉同情芳子而事先告知,使芳子有機會逃回日本老家。

至於從文獻資料裡還可讀到,芳子對於梨園伶人多有糾纏,敲詐勒索、人財控制、強逼演出等等,而亦有傳聞因復辟無望而對日本失望的芳子,曾經釋放過關東軍所逮捕的中國人與抗日份子;前前後後這些野史傳聞,再加上傳言最後槍決時的一命換一命……李碧華創造出虛構的雲開一角,不但能連結史料裡這些極有故事張力的零星碎片,更可以順理成章合理化與浪漫化芳子假死的傳言,讓故事處處充滿著人與人之間的因果報應與不可測的巧合緣份,並對比出芳子在情感上與國族意識上所面對的矛盾與掙扎。

此外,綜觀小說裡影響芳子一生的男人,不難發現跟前作《潘金蓮之前世今生》互通生息。

*川島浪速/章院長(張大戶):因強暴而改變了女主角的命運。
*甘珠爾扎布/武汝大(武大郎):雖然與喜歡的女主角結婚,卻沒有享受到婚姻帶來的幸福。
*宇野駿吉/SIMON(西門慶):與之縱情聲色,女主角的性慾獲得解放,但也讓自己陷入更危險的處境。
*雲開/武龍(武松):女主角打從心裡最心儀的男性角色,卻因為彼此的身分對立,造成意想不到的結局。

例如與雲開的關係。雲開的身分從一開始的打雜工、美猴王、反日份子、到新政府官員,芳子則是從懷抱希望到上海找尋出路的少女變成女間諜、金司令再淪落至階下囚,兩人的身分日趨懸殊。芳子在示好時都表現出虐他與自虐這般麻痺自己的行為,因為身分與處境早已將他們放在個人理想的兩端,芳子的愛情永遠無法有所寄託。總括這些被送養、被強暴、被利用、被『另眼相看』的女性,都很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愛情,他們在男人世界裡,努力掙扎出一條屬於自己的生存血路。乍看依附男性而生,事實上卻又是賦予男人新生。

而李碧華的小說往往走向悲劇,但我們總是可以在最黑暗的文字角落,發現生命的微光在閃耀。

鏡子反映出(表面)彼此對立的美猴王雲開與金璧輝司令,鏡外的真實(內心)世界卻是互相欣賞的阿福與芳子。


電影:一場春夢

「我一出生就要註定玩這個遊戲」
「妳只是一個女人」
「女人不可以做得轟轟烈烈?」
「我等著妳做我的好老婆」
「我會變」
「我不會變」

方令正導演的電影《川島芳子》,是我第一次上戲院(永和國華戲院)看李碧華的電影改編作品,可惜當時年紀小(國中一年級),除了知道是明星梅艷芳、劉德華主演之外,就只記得一句「守得雲開見月明」,其餘內容則忘的一乾二淨。如今重看,才發覺導演似乎刻意減少芳子與宇野駿吉的曖昧戲份,多了芳子跟雲開的感情互動,適時合理化小說較少描繪到的兩人相惜之情。芳子跟雲開說:「我被我義父強姦,然后迫我嫁給蒙古王子,一個沒有貞操的女人,怎可以面對自己的愛人......」芳子以高傲與強勢的作風,隱藏內心的自卑與不堪。但或許李碧華也利用身為電影編劇的機會,彌補小說中那些未能說盡的話語與情感吧!

電影導演對於文本有沒有自己的詮釋觀點,是決定小說改編電影好壞與否的關鍵。電影無法在兩個小時內描繪出小說所有細節,所以改編、增減、另闢蹊徑,創造出有別於原著,屬於這部電影自己的靈魂,才是改編最困難也最有意思的事,諸如:《胭脂扣》、《青蛇》、《斷背山》、《色戒》等電影,都是在既有的文本之外,賦予了觀眾新的意義與視覺想像。電影《川島芳子》像是中規中矩地將小說影像化,少見導演的個人詮釋與突破性的創意,但就視覺美學上,還是有導演風格在其中,例如瑰麗的美術與風景、陰柔氛圍下的陽剛男體呈現、鏡頭刻意置中等設計。

梅艷芳在戲裡的造型十分多變,不論是西裝、和服、旗袍或軍裝上身,都能恰如其分地表露風采,亦適切呈現出女性在男性社會下為了求生存而產生的性格變異與犧牲。開場和幾幕在法庭裡和法官對質的演出,從漠然到堅定的表情更展現出梅艷芳是川島芳子這個角色的不二人選。

很喜歡芳子始終叫雲開為「阿福」,後來養的猴子也叫做阿福,如同她的真情永遠停留在初見面那一刻。「趕不上,很多事我都不明白。我只覺得......我不想妳死」,沒讀過書只知一昧愛國的阿福,不懂黑跟白之外為什麼還會那麼多複雜難辨的灰色,但最後他依照自己的本性報恩,讓守得雲開的芳子,終能見到重生後的月明。

有趣的是,由於川島芳子的形象特殊,許多影視作品都曾出現這個角色的不同演繹。其中,電影《末代皇帝》*註7最可以和《川島芳子》一並觀賞。除了以溥儀的角度,看滿清帝國隕落,更能了解到溥儀與川島芳子的一生,其實如同被迫參演了一場無法下台的傀儡戲,自以為利用日本人,事實上日本人正是看穿他們有這樣的心態,而反過去利用他們。

然而除了溥儀、婉容與川島芳子之外,這兩部文本裡還共同提到了一個人:甘粕正彥。他是滿洲映畫協會的理事長,而當時,山家亨正是為滿映工作。《末代皇帝》裡的甘粕一角,由後來成為音樂大師的坂本龍一所飾演,但就像結局最後甘粕正彥的舉槍自盡而現實生活中為服毒自殺一樣*註8,川島芳子(電影翻譯成惠珠、東珠或東方珠)在《末代皇帝》裡,被改編成害慘了溥儀與婉容的一個沒有同理心的洋派冷血女子,這樣比較起來,《川島芳子》裡的芳子雖然冷血固執,心底深處卻還是流露出一絲絲憐憫與良知。

視覺上充滿了東洋風情的數款港版電影海報,設計有繁複亦有簡約。但其中特別的,是左下款海報的下方有一劇照(已放大置於中下方),正是拍攝小說裡非常重要的一個段落(註4之內容),可惜目前所看到的線上電影都沒有這個段落,不知當年上映版本有無?


銀座:繁華落盡

漫步在銀座街頭,已不復見20年前電影《川島芳子》銀幕裡的銀座,但假若還有機會,我依然會選在落日西沉、華燈初上的週末時分來此,想像也許會在「步行者天國」某個無人留意的小角落,詫見一位肩上蹲著小猴子的老婦背影⋯⋯

其實,電影結尾川島芳子現身銀座的畫面只有幾秒,可那淒涼黯然的回首身影,卻永遠停留在腦海裡,於是「黃昏到銀座」成了東京旅行的慣例。雖然說真實生活中的芳子是否死裡逃生還眾說紛紜,不過李碧華將小說結局落在日本東京銀座,除了象徵「有家歸不得」的遺憾之外,也只有銀座如貴族般的尊榮繁華,才配的上川島芳子的身份與地位。

如今銀座大街上,滿滿都是國際流行名牌精品店和購物中客,想要找到過往那份古典雍容高雅,似乎只能逃往小巷裡的老咖啡館,或是在舊公寓改建的集合畫廊裡,靜心感受舊日的銀座時光。

上海:希望之城

除了日本銀座,小說中另一個短暫出現的場景:上海,亦是富饒繁華之地。成年後的芳子初次離開日本,來到第一個中國城市就是上海,懷著夢想的人們在黃埔江上下船,眼界所極盡是成功的發跡地。上海,是芳子和阿福的相識之處,雲開成為美猴王的貴寶地。上海,也是許多文學影視作品常見的背景地,張愛玲的《色戒》與《半生緣》等、《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子夜》、《長恨歌》…...,都將上海描述成凝聚歷史與人們情感的漩渦中心,似乎只要提到上海,就免不了要上演一段世間永遠看不膩的悲歡離合。

2011年4月初春來到上海,白日的濛霧與黑夜的燦亮燈火交織成迷人的外灘風景。
李碧華的小說與電影(其他之7):川島芳子之上海:希望之城


判死:人生落幕

1947年10月22日,川島芳子在中華民國北平市被河北高等法院以漢奸罪判處死刑。

判決理由如下:

一、被告自稱為中國血統,日本國籍,但其父肅親王為中國國民,金璧輝當然為中國人。其取得日本國籍,乃其養父川島浪速代辦,不足為證。
二、被告與日本軍政界過從甚密,一二八事變爆發之際,於上海偽裝舞孃刺探軍事機密。
三、九一八事變後參加關東軍,組織定國軍,於多田駿帶領下協助設立滿洲國軍,主張健全滿洲國說法。
四、《男裝的麗人》係以被告為原型之小說,亦是電影《滿蒙建國的黎明》之原著。前者書寫被告於上海活躍之情狀,後者則描繪被告於滿洲國建國前之功績。
五、七七事變後被告使溥儀移居北京,命其恢復滿清帝國。並對日本建議組織南北傀儡政府及進行人事配置。
六、經各方面調查,判明被告為暗中活躍於國際間之人物。*註9

雖說以漢奸罪名判死為主要原因,然而出生中國、身為滿人、成長於日本的川島芳子到底屬於漢奸?還是滿奸?中奸?華奸?或祇是日本間諜?也許是其一,也許全部都是,但誰又能真正做出公評呢?川島芳子同時擁有滿洲、日本、中國的國籍認同問題,李碧華在1990年出版此書,似乎也隱喻著回歸前香港自身的身分認同問題(英國、中國、獨立?)。

川島芳子一腳跨進追求至高權力,以虛榮名聲為階梯的尖塔,並將虛假與謊言視為真實。她自以為能靠一己之力,完成復辟大業,沒想到日本是以偽滿洲國為幌子,侵略強佔中國為真,但隨後又戰敗。最終,發現虛幻的階梯消失,芳子頓時失足踩空,就此跌入萬丈深淵......

在台灣圖書館可以查閱到 ,各種以川島芳子為主要書寫對象的著作。從左至右依序是《亂世的犧牲者: 重探川島芳子的悲劇一生》上坂冬子著《她的審判:近代中國國族與性別意義下的忠奸之辨》羅久蓉著、《男裝女諜︰一個真實的川島芳子》友子編著、《太陽旗下的傀儡:滿洲國、華北政權與川島芳子秘話》陳紀瀅(等)著/蔡登山編。

最後,分享在翻閱《亂世的犧牲者》時,兩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感想。

其一,猴子。川島芳子比我以為的還要疼愛猴子。尤其芳子在獄中的書信裡,多次提及她可愛又正直的猴子兒孫們,甚至希望死後能與小福(猴孫之一)葬在一起。

其二,文筆。除了容貌和敢為作風讓人難忘之外,芳子其實非常有文采。死前絕命詩『有家歸不得,有淚無處垂;有法不公正,有冤訴向誰?』寫的義正辭嚴;但讓我最感動的作品,莫過於這首由芳子作詞的《商隊之鈴(キャラバンの鈴)》。充滿畫面感的文字,讀著讀著好像當下就身在月夜裡的蒙古戈壁沙漠。放在最後,是以為記。

《商隊之鈴》

寬廣的沙漠 遙遠荒涼
乘著駱駝的商隊
踩雪踏向他方

給留在村里的戀人
送上別離的信物
鈴鐺在駱駝的頸項上鳴響

雪地的沙丘上 映照月光
憶起離別之夜
駱駝背上 胡琴聲響

磨亮駝鈴
年輕人夢見了
姑娘的手指
在遠方的故鄉*註10







---------------------------------------------------

*註1:《亂世的犧牲者:重探川島芳子的悲劇一生》八旗文化出版,2015.12發行,作者上坂冬子,譯者黃耀進。原日文版於1984年出版發行。

*註2:《川島芳子》小說,第27頁(原始出版1990年7月,此為皇冠第六版:1990.10,以下同)。

*註3:《川島芳子》小說,第48頁。

*註4:《川島芳子》小說,第87-88頁。

*註5:《亂世的犧牲者》,第155頁。

*註6:《川島芳子》小說,第210-211頁。

*註7:電影《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於1987年上映,導演為貝納多·貝托魯奇。本片是中國唯一一部被批准在紫禁城拍攝的電影,並於隔年獲得第60屆奧斯卡金像獎九項大獎。

*註8:原本導演要求甘粕正彥一角需切腹自殺,但坂本龍一認為太過刻板而且不符合真實人物的個性,所以後來改為舉槍自盡,但實際上甘粕是服毒自殺的。請詳見坂本龍一唯一口述個人自傳《音樂使人自由》麥田出版,2010.12發行,作者坂本龍一,譯者何啟宏。

*註9:《亂世的犧牲者》,第236-237頁。

*註10:《亂世的犧牲者》,第175-176頁。



---------------------------------------------------
獎項記錄:

1991年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提名三項,未獲獎:
‧最佳男配角(爾冬陞)
‧最佳攝影(馬楚成)
‧最佳美術指導(莫均傑、方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